醫療險等待期是什麼?
等待期是指保單生效後,需過一定時間,保障才會正式啟動,若在等待期內發病、醫療,保險公司有權不理賠。
常見等待期規定:
保險類型 | 一般等待期 |
---|---|
一般醫療險 | 30 天(疾病)/意外則無等待期 |
癌症/重大疾病險 | 90 天~1 年(依保險公司與商品而定) |
特定疾病條款 | 多為 180 天~1 年(如糖尿病、腎病變等) |
📌 注意事項:
- 意外傷害無等待期,只要保單生效後發生即可理賠
- 等待期內發病雖有就醫紀錄,但不在保障責任內
- 若等待期過後才首次發病,則屬有效保障範圍
等待期是指保單生效後,需過一定時間,保障才會正式啟動,若在等待期內發病、醫療,保險公司有權不理賠。
保險類型 | 一般等待期 |
---|---|
一般醫療險 | 30 天(疾病)/意外則無等待期 |
癌症/重大疾病險 | 90 天~1 年(依保險公司與商品而定) |
特定疾病條款 | 多為 180 天~1 年(如糖尿病、腎病變等) |
📌 注意事項:
這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醫療險如果中途解約,能退多少錢?
分兩種情況:
保單類型 | 解約後能退費嗎? |
---|---|
一般定期醫療險 | ✅ 解約可退「未到期保費」,但金額不高 |
終身型醫療險 | ✅ 可退還「解約金」,與年期、保費、現金價值有關 |
📌 延伸補充:
許多人擔心債務問題會不會導致保單被「查封」或「強制執行」
根據《保險法》第 145 條,醫療險通常屬於人身保險,具有保護性質。
主要規定如下:
📌 建議:若有債務或強制執行風險,可與專業法律顧問與保險顧問聯合規劃,避免保單資產被誤用。
醫療險保費支出屬於「列舉扣除額」中「保險費」的項目之一,每人每年最多可扣抵 24,000 元(合計限額)。
報稅扣抵條件:
如何報稅?
📌 建議:投保醫療險時,可詢問顧問是否為可報稅扣抵商品,有助合理節稅。
醫療險保障多元,但每一張保單背後都有時間限制、稅務條件與法律規範。
了解保費、權益與理賠限制,不只是聰明買保險,更是保障自己的權利。
📋 快速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