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開刀費用、理賠大解密,一篇看懂骨折怎麼賠!

骨折的醫療需求

骨折的類型與治療方式

骨折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方式依據受傷的部位和骨折的型態有所不同。常見的骨折類型包括:

  • 單純骨折:骨頭只斷裂一處,且沒有移位。
  • 複雜骨折:骨頭斷裂成多處,或骨頭移位,需要手術矯正。
  • 開放性骨折:骨頭穿透皮膚,並伴隨嚴重的傷口和感染風險。

在醫療處理上,骨折可能需要石膏固定、支架、手術或其他醫療設備。手術治療常涉及骨板、螺釘、髓內釘等材料的使用,而這些費用可能並未完全涵蓋在健保之內。患者在面對骨折治療時,除了醫療技術的選擇,也必須考慮經濟承受能力。

 

骨折開刀費用

一般來說有影響到關節面的骨折,或是長骨骨折。

如:大腿骨、橈骨、尺骨、肱骨、小腿骨等,這些骨折都建議開刀,除非病人有不能開刀的因素,如:麻醉風險太高,開刀血流不止等原因。

 

骨折開刀的材料有什麼

骨折鋼板有健保給付的不銹鋼鋼板,以及自費的鈦合金互鎖式鋼板,兩者除了費用差了好幾萬之外,還有設計與螺絲數目不同。

 

  • 鈦合金鋼板

骨折鈦合金鋼板本身的螺絲釘和鋼板是可以互相鎖住的,即使沒有鎖在⻣頭上,它的螺絲釘依然可以維持固定⻆度支撐。所以骨折自費的鈦合金鋼板也可稱為「互鎖式鋼板」。

這種鈦合金鋼板優點是螺絲數目比健保鋼板多兩倍,即使病人⻣質很差或是⻣質疏鬆,它的螺絲釘依然可以牢牢的鎖在鋼板上不會鬆脫,為⻣頭提供更好的固定力。

 

  • 不鏽鋼鋼板

以同樣的橈骨骨折的鋼板來比較,健保鋼板因為螺絲數目少很多(僅 3 根),且螺絲釘跟鋼板之間無法固定,必須靠鎖在⻣頭上做固定,所以⻣質差的病人常常都會面臨螺絲鬆脫的情形。

 

骨折自費鋼板、健保骨折鋼板怎麼選?

每個人的骨折狀況不同,醫師會針對患者的狀況提供最合適的建議,並非每個人都需要使用到自費的互鎖式鋼板喔!

通常如果是粉碎性骨折、骨質疏鬆症或是骨質差的患者骨折,就會建議使用自費的互鎖式鋼板。

健保鋼板與自費鋼板除了在設計與材質上的差別外,品牌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不鏽鋼鋼板鈦合金鋼板
螺絲螺絲粗、螺絲數目少螺絲細、咬合力佳、螺絲數目多
固定方式固定於骨頭上(不適合粉粹姓、骨質疏鬆骨折)固定於骨頭上,跟鋼板互鎖增加穩定度
穩定度較弱較強(四倍以上固定力)
異物感時常會有異物感鋼板薄、異物感較低
對骨膜影響壓迫骨膜影響血流供應鋼板與骨頭間有間隙,避免影響血液供應
癒合時間
傷口大小傳統手術,軟組織破壞較大可適用於微創手術,減少對軟組織破壞
植入物是否需移除建議拔除可不必拔除
治療費用健保支付自費約 5 萬到 10 萬元不等

 

骨折鈦合金鋼板費用多少?

骨折鋼板自費價格一般會落在 5 萬 ~ 10 萬初之間,因為自費鈦合金骨材種類眾多,不同品牌有不同的設計跟優缺點,在不同的骨折位置也有不同的價錢。

如果骨折過於粉碎,有時候會補人工骨頭,有些人工骨頭可促進骨折癒合,自費價格約 3 ~ 5 萬元

 

骨折的理賠流程

骨折的理賠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1. 報案:當意外事故發生後,保戶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保險公司報案。這可以通過電話、網路或親臨保險公司來完成。
  2. 填寫理賠申請書:保戶需要填寫並提交理賠申請書,這是啟動理賠程序的第一步。申請書中通常包括事故發生的細節、受傷的情況以及治療過程等信息。
  3. 提交相關證明文件:這些文件通常包括醫院的診斷證明、醫療費用單據、骨折X光片、手術報告等。若涉及意外險,還可能需要警察報告或事故證明。
  4. 保險公司審核:保險公司收到申請書及相關文件後,將進行審核。這個過程可能涉及核實事故的真實性、確認保單的適用範圍以及計算理賠金額。
  5. 理賠金支付:經過審核,若理賠申請被批准,保險公司將按照保單條款支付相應的理賠金。這筆款項通常會直接匯入保戶的銀行帳戶,或在特殊情況下提供支票。

理賠所需文件

1.診斷證明

2.收據

3.X光片

4.理賠帳戶

 

常見的骨折理賠問題與注意事項

儘管理賠流程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以下是幾個常見的理賠問題及注意事項:

  1. 保單條款的理解:不同的商業保險產品有不同的保障範圍,有些只涵蓋特定的骨折類型或治療方式,保戶在購買保險時應仔細閱讀條款,避免發生理賠糾紛。
  2. 免責額與保險額度:部分保單設有免責額,這意味著只有當醫療費用超過一定金額時,保險公司才會進行賠償。此外,保戶也應注意保單的最高理賠限額,避免醫療費用超過保險額度。
  3. 理賠時效:理賠的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特別是在涉及複雜的醫療程序或高額賠償時。因此,保戶應提前了解保險公司的理賠時效,並儘早提交相關文件,避免延誤。
  4. 多重保險理賠:如果保戶投保了多份商業保險,可以進行多重理賠。但必須確保所有保險公司知道並同意這種安排,並且每份保單的理賠金額不應超過實際的醫療費用。

 

實際案例:骨折與商業保險理賠

 

案例一:運動意外中的骨折與理賠

張先生(化名)是一位業餘運動愛好者,在一次打籃球時不慎摔倒,導致左腿脛骨骨折。張先生被送往醫院後,醫生建議他進行手術,並使用高階的內固定材料。

由於這些醫材並不在健保的範圍內,他必須自行負擔相關費用。

幸運的是,張先生此前購買了一份含有意外醫療險的商業保單,該保單不僅涵蓋了手術費用,還提供了額外的住院補償。張先生在治療結束後,向保險公司提交了理賠申請,包括醫院的診斷證明、手術報告及費用單據。

保險公司在審核後,迅速支付了理賠金,幫助張先生減輕了財務壓力。

 

案例二:交通事故中的骨折與多重保險理賠

林小姐(化名)在一次車禍中造成雙腿骨折,並進行了多次手術及長期住院治療。由於傷勢嚴重,林小姐在健保範圍內的治療費用外,還產生了高額的自費醫療支出。

所幸,林小姐購買了多份商業保險,其中包括意外險、住院日額險和重大疾病保險。

林小姐的家人向各保險公司提交了理賠申請,並附上所有相關的醫療文件。

儘管理賠過程較為繁瑣,因為涉及多家保險公司,但最終她成功獲得了多筆理賠金,不僅覆蓋了醫療費用,還彌補了她在住院期間無法工作的收入損

骨折沒有住院也有理賠喔

被保險人因第一傷害受骨折為住院治療者,或是已住院未達下列骨折別所定日數表。

下列骨折別所訂日數乘以(意外傷害住院保險金)的二分之一給付。

若為不完全骨折則按四分之一給付。

骨折部分完全骨折日數
鼻骨、眶骨(含顴骨)14 天
掌骨、指骨14 天
蹠骨、趾骨 14 天
下顎(齒槽醫療除外)20 天
肋骨20 天
鎖骨28 天
橈骨或尺骨 28 天
膝蓋骨28 天
肩胛骨 34 天
椎骨(包括胸椎、腰椎及尾骨)40 天
骨盤(包括腸骨、恥骨、坐骨、薦骨)40 天
頭蓋骨50 天
臂骨40 天
橈骨與尺骨 40 天
腕骨(一手或雙手)40 天
脛骨或腓骨40 天
踝骨(一足或雙足)40 天
股骨50 天
脛骨及腓骨50 天
大腿骨頸60 天

骨折意外還需要實支實付來理賠

實支實付險理賠內容

1.病房費

2.手術費

3.雜費

台灣醫療現況與政府政策

台灣的醫療制度與健保覆蓋範圍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自1995年起實施,為國民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涵蓋住院、門診、手術及部分藥物治療。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療需求的多元化,健保未能涵蓋所有的醫療費用,特別是在高端治療和特殊醫療器材方面。

以骨折治療為例,健保覆蓋了基本的骨折診治,例如X光檢查、石膏固定以及一般的手術費用。

若病人選擇使用非健保規定的醫材,如更高品質的內固定材料,或選擇高階病房,這些額外的費用往往需要自費。這使得商業保險成為填補健保不足的主要方式之一。

 

政府對商業保險的監管與政策

為應對健保覆蓋不足的問題,台灣政府也對商業保險進行了相關政策的制定與監管。金管會負責監督商業保險市場,確保保險公司提供合理的保險產品並遵守相關法規。

政府也鼓勵國民投保,以分散醫療風險和減少家庭財務負擔。

在骨折治療的案例中,商業保險可以有效補償高額的自費醫療支出,例如高級內固定材料、復健費用等。通過商業保險,患者可以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從而加速康復並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