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險怎麼選?讓我們一起解開投保的疑問!

 

意外險三大要素,讓你選擇更得心應手!

1.意外身故與失能給付

這是意外險的核心保障之一。如果被保險人在意外事故中不幸身故或永久失能,保險公司將根據保單約定的保額進行賠付。

  • 意外身故:指被保險人因非疾病的外來、突發事故而身故,保險公司會給予身故保險金,支付給受益人。
  • 意外失能:如果被保險人因意外事故導致身體部分或全身永久失能,保險公司會根據失能程度給予相應比例的賠償。失能通常依據不同等級進行分類,從部分失能(例如喪失一肢的功能)到全身失能(例如四肢癱瘓)。

2.意外住院日額

這項保障提供的是因意外事故住院治療的每日住院補貼金。當被保險人因意外事故住院時,保險公司會按日給付固定金額,來補貼住院期間的收入損失或醫療費用。

  • 這種保障通常有一定的最高賠付日數限制(例如每次住院最多賠付120天),且每日金額固定(例如每天賠付新台幣2,000元)。
  • 此保障適合收入因意外住院而受到影響的個人,以彌補住院期間的經濟損失。

3.意外實支實付

這部分指的是保險公司會依據被保險人因意外所實際支付的醫療費用,按約定比例進行賠償。與固定給付不同的是,這類保險主要賠償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涵蓋範圍包括手術費、檢查費、藥物費等。

  • 實支實付型保險根據醫療費用的收據進行賠償,通常也會設定一個賠償的上限。
  • 這類保障能夠在醫療開支方面提供更具彈性的支援,確保被保險人在遭遇意外後能夠負擔醫療相關的開支。

意外險的定義

意外險,簡單來說,就是針對因突發意外事件而導致的身體傷害、殘疾或死亡提供保險保障的產品。

它涵蓋了事故中的醫療費用、失能補償、及死亡賠償等。意外險的最大特色是針對「非預期且不可預防」的事件,例如車禍、工地事故、滑倒受傷等,與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等產品的保護範圍有所不同。

 

台灣的醫療現況與意外險的需求

台灣的健保制度雖然在醫療方面相對健全,但在面對突發意外時,健保所能覆蓋的範圍仍有限。例如,車禍、工作意外等可能造成的醫療費用、後續的復健治療,甚至是長期護理支出,往往超過健保的補助範圍。

根據衛福部的數據,2022年台灣發生約36萬件車禍事故,這顯示出台灣社會中意外發生的頻率較高。這使得意外險成為許多家庭的重要保障選項。

政府政策與意外險的發展

根據台灣的政府政策,所有人都必須依法購買「強制險」,即針對車輛駕駛的強制第三責任險,但這並不包含其他非交通類型的意外事故保障。針對這些風險,民間保險公司推出了多種意外險產品以填補保障缺口。

台灣的政府對於意外險的發展有所監管,例如保險局要求保險公司提供透明化的條款和賠償標準,同時也持續改善消費者對保險商品的認識和選擇權。

意外險並非強制購買項目,因此個人和家庭需主動選擇是否購買這種保險產品。

 

實際案例分享,揭示意外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案例一:工地工人的保障需求
陳先生是一名工地工人,平日的工作環境風險較高。某日,陳先生在工地施工時因設備故障導致意外摔傷,造成腿部骨折。幸運的是,陳先生事先購買了一份涵蓋意外醫療和失能補償的意外險,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了他的醫療費用,並根據醫生的診斷,支付了其因失能所造成的工資損失補償金,幫助陳先生度過了康復期。

 

案例二:交通意外中的救助
林小姐在一次自駕旅行中遭遇了車禍,雖然健保支付了大部分的醫療費用,但一些非健保支付的特殊療程及後續復健治療仍然需要自費。幸好,林小姐之前為自己購買了一份交通意外險,該保險涵蓋了非健保給付的項目,使她能專注於康復而無需擔心高昂的醫療費用。

 

意外險的重要性

意外險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彌補醫療險的不足,更是為了減輕突發事故對個人及家庭經濟的衝擊。突如其來的事故常常會打亂生活的節奏,意外險能在這種情況下提供一個穩定的經濟保障,避免家庭陷入財務困境。

隨著現代生活的快速變化,個人面對的風險越來越多樣化,無論是出行交通、工作風險,還是日常活動中的突發事件,意外險都成為許多人財務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合理的意外險規劃,個人和家庭能夠有效降低面對突發事故時的壓力。

 

理賠流程全攻略,讓你的權益得到最佳保障!

準備資料

  1. 診斷證明
  2. 收據
  3. X光片

 

終身意外險

平準費率,保障終身。

意外身故 或喪葬費用保險金 100萬
意外失能保險金 (1~11級) 5萬~100萬
重大燒燙傷保險金 60萬
意外失能安養保險金 36萬/年,最高15年
特定意外(另外給付)身故或喪葬 費用保險金100萬
失能保險金 (1~11級)5萬~100萬

更多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